教学资源建设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建设 > 多媒体课件制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迅速推广,各种教学课件层出不穷。特别是多媒体课件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原本“沉闷”而趋于“危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又焕发了新的“青春”与“活力”。尽管多媒体课件教学使思想政治课焕然一新,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如上课过度依赖多媒体,忽视师生间人与人的交流、面对面的谈话,教师变成PPT或影像播放的操作员,学生变成机械感观的影视者,屏幕变成学生视觉的刺激物等。因此,在提倡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同时,不得不从理性的思维角度来把握多媒体课件教学运用的若干规范和原则。
新信息和新形式进入新课堂
多媒体课件以其宽广的视觉、敏捷的速度搜索有关经济、哲学、政治、职业道德等现实材料,以快速灵活的方式进入课堂,学生不但对书本上介绍的有关事例的来龙去脉有了了解,而且使他们知道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促使学生去憧憬、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多媒体课件架起了“大社会”和“小课堂”信息桥梁,当学生在重新审视所学的思想政治课时,感觉时间短却内容丰富,这种耳目一新、有板有眼、有松有驰、有练有讲、有思有疑的感觉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对克隆羊、纳米技术、人类基因的研究现状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的哲学原理找到了科学和信服的依据。
新技术和新课堂带来新效率
大容量新信息在新技术的处理下,使枯燥乏味的语言变得图文并茂、生趣盎然,抽象难懂的理论在大量形象具体真实的背景中得以理解和落实,使转瞬即逝图像变为定格分析;课前、课中或课后一支动听悦耳的音乐,使太多的平静变为充满激情的跳跃,使作业练习立即处理在相关知识的身旁,形成知识网络的再现,达到学以致用、用以质疑、以疑促学的效果。如:运用课件处理“三个和尚没水喝、二个和尚有水喝”,“滑铁卢之战和锦州之战”来强化分析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的各个理论层次,有音乐、有动画、有历史烽烟战火,课堂容量增大,在有限的时间里真正感受“效率=教育生命”。多媒体课件不仅能鞭策教师寻找激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探索多媒体课件与思想政治课的最佳结合点,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且可以促使教师向科研要效率,于是“向50分钟要效率”的口号变为现实。
新角色和新思维培养新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教师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群人”中解放出来,由知识的讲解者、传递者变成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由直接教学转为间接教学,由幕前转为幕后,成为教学课件的编制者、管理者、服务者。角色的改变,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个性、品格和心理健康,及时指导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健全的心理,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此外,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改变学生思维方式,用立体思维的模式从多维的角度来归纳原理,培养其自我求知的新能力。如用矛盾分析方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时,通过“井冈山的灯火、长征的风雪、遵义会议的召开、延安的宝塔、卢沟桥的烽烟、长江天堑的飞渡、新中国的旭日东升、‘十年文革’的动荡”等,得出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存在的问题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